欢迎访问社会资讯网!
当前所在:首页 >文学艺术> 河池巴马瑶族自治县加快建设绿色文明旅游区

河池巴马瑶族自治县加快建设绿色文明旅游区

时间:2023-06-05 02:40:05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新闻出版局 作者:佚名

  原标题:

  探索构建“警务+网格”基层治理协同机制

  加快建设绿色文明旅游区

  近年来,巴马瑶族自治县以党建引领推进基层治理,在甲篆镇等重点旅游乡镇探索构建“警务+网格”基层治理协同机制,加快建设绿色文明旅游区。

   织密基层治理服务网。甲篆镇党委联合“候鸟人”建立的国际“候鸟人”协会、“蓝色纽带”协会、“十爱一”助学服务中心等3个社会组织,建立起“候鸟人”、游客、当地群众共建共治共享的网格化管理机制。聚焦景区管理、游客、“候鸟人”、当地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开展全域旅游警务服务,将问题解决在景区治理网格内,实现辖区刑事案件发生率同比下降15%,矛盾纠纷同比下降24.5%。

  建设调解纠纷服务点。该县以派出所、司法所为主体,依托旅游法庭平台,在甲篆镇域内5个旅游景区网格内探索建立司法、公安、法院诉前联调联处工作机制,进一步深化基层纠纷调解服务。设置景区调解室,由县司法局选聘20名懂法律、懂政策的“候鸟人”担任旅游纠纷人民调解员,通过“候鸟人”服务“候鸟人”,破解旅游纠纷难题。2020年投入使用以来,景区调解室共受理旅游纠纷246件,成功调解纠纷229件,涉及人数898人次。

  连通联防联控服务线。坚持将景区内的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按照“公安主导+企业配合+社会力量参与”的模式,建立“收集—处理—反馈”一体化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由公安机关牵头,引导“蓝色纽带”协会等两新组织党组织积极参与基层治理,组建“寿乡义警”巡防队,聚焦租客关系、环境卫生、邻里关系等矛盾纠纷易发点,常态化开展联防联控巡查工作,以“服务群众零距离”健全基层治理体系,以“基层善治”提升巴马“旅游颜值”。2022年以来,“寿乡义警”巡防队劝阻不文明行为2000余人次,成功化解矛盾纠纷120余起。(罗仁标)


原文链接:http://gx.wenming.cn/wmcj/202306/t20230601_6613757.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社会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社会资讯网 shzxl.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49160号-29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联系电话:010-53386795 13366461258 010-56278284 13391776757 010-56232582  
监督电话:186108229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