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社会资讯网!
当前所在:首页 >法制在线> 2023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广西主会场活动在南宁举行

2023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广西主会场活动在南宁举行

时间:2023-05-21 05:41:08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新闻出版局 作者:佚名

  原标题:

  感受芳华风韵 追寻诗和远方

  2023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广西主会场活动在南宁举行

  

  南宁市博物馆内的“御苑藏珍——颐和园藏精品文物展”今日开展。 黄金泉 摄

  

  小朋友到南宁孔庙博物馆体验香囊制作活动。 南宁孔庙博物馆供图

  

  小学生在南宁孔庙博物馆表演扇子舞。 南宁孔庙博物馆供图

  

  南宁市顶蛳山遗址博物馆的模拟陶器修复体验活动。 李思澄 摄

  每年的5月18日为国际博物馆日。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随着人们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走进博物馆,感悟历史、传承文化、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正逐渐成为一种新兴的文化习惯和生活方式,成为旅游休闲的一个重要选择。为进一步促进博物馆事业发展,发挥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提升博物馆社会影响力,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与南宁市人民政府于5月18日在南宁市博物馆联合主办2023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广西主会场活动。

  饱览文创之美 感受文博之韵

  主会场举行广西博物馆集体入驻抖音“广西文物dou起来”活动启动仪式,为“广西革命历史纪念场馆联盟”成员单位和“广西十佳县级博物馆”授牌,为第一批“广西考古遗址公园”颁发证书,举办主题研讨会,参观调研自治区博物馆、邓颖超纪念馆、南宁建制博物馆等特色博物馆等活动。

  博物馆文创是让文物“活”起来的重要方式,也是加大博物馆宣传力度的重要手段。18日当天,南宁市博物馆一楼大厅开设“美好生活”文化创意产品市集,集中展示广西区内各博物馆文创产品,为市民带来一场充满创新与趣味的体验,体现广西区内博物馆文创艺术的丰富性、历史性与趣味性,让博物馆文化与时代创新交融共生。

  5月19日,在广西革命纪念馆将举行广西革命历史纪念场馆联盟活动,开展广西革命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和联盟座谈会。

  据介绍,除启动仪式上的活动外,由南宁市博物馆精心打造的两大原创艺术展——“邂逅八千里——中德艺术交流展”“读书刷字·观象凿章——孙淑彦黄志深书画篆刻展”也正式开展,并持续至8月15日。展览作品涵盖了绘画、雕塑、摄影、书法、篆刻等多个领域,展现了中德艺术家在不同领域的创新与突破,有效促进了中德两国在文化艺术的交流与合作,让观展成为人们发现美、享受美、创造美的重要途径。

  同时,“御苑藏珍——颐和园藏精品文物展”也于5月18日至8月18日在南宁市博物馆展出。展览内藏珍宝名目繁多,通过遴选90余件/套颐和园藏精品的文物,直观展示了清代宫廷生活的面貌,带领观众了解百年前的宫廷文化以及西方物质文明对宫廷生活的影响。此外,本次展览还以清宫服饰为切入点,在南宁市博物馆分别于5月18日和20日14:00开设“御苑藏珍”主题公益研学课程,带领观众探寻清宫服饰背后的文化内涵。

  同时,南宁市博物馆还将举行“意象——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服饰审美及其当代重塑”展览,展览持续展出到6月30日。5月21日14:00,南宁市博物馆还将推出“寻美之旅”主题公益研学课程,通过参观展览,结合本课程内容,让观众感悟少数民族服饰之美,并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此外,5月20日和21日上午10:30,南宁市博物馆还将面向小观众推出皮影戏非遗展演,让他们通过体验活动感受皮影戏的独特魅力,在博物馆收获知识与快乐。

  各大博物馆活动精彩纷呈

  在“5·18”国际博物馆日期间,除作为广西主会场的南宁市博物馆举办多项活动外,南宁市辖区内各大博物馆也纷纷端出文博“大餐”,让人目不暇接。

  广西博物馆推出系列线下及线上活动,邀请广大观众感受文物魅力、共享美好生活。5月18日9:00—12:00,广西博物馆向公众提供公益性民间收藏文物鉴定咨询服务,市民可以与民间藏家交流倾向性意见,并听藏家介绍和普及文物鉴赏知识、文物保护利用知识。5月18日至31日,广西博物馆推出遇见“桂宝”集章活动,观众可在博物馆集齐国际博物馆日限定主题章、陈列展览主题章、瓯骆书房主题章、博物馆纪念章等,并能领取定制集章册。此外,广西博物馆在5月18日15:00举行“品读广西——博物馆里的广西”阅读分享会,走进“博物馆里的广西”,了解文物中的广西故事;5月18日10:00和15:00,举行两场线装古籍修复、装订展示活动,观众可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体验;5月20日10:00,开展瓯骆学堂公益研学课,通过“课堂+体验”的方式,讲述博物馆的故事,让青少年进一步感受博物馆与美好生活之间的关联;5月18日至31日,广西博物馆抖音号开展“广西文物dou起来”视频展播活动,通过《馆长说》《策展人说》等短视频,解读广西博物馆基本陈列的亮点和特色;5月24日,在广西博物馆抖音号和微信视频号推出“云游广西博物馆”直播,观众可“云”听“广西古代文明陈列”主题直播讲解,并一起“云”游广西博物馆;5月18日至31日,广西博物馆微信公众号、微博推出遇见“桂宝”全民讲解空间活动,观众可选择自己喜欢的文物并参与线上讲解活动,成为“桂宝”守护者。

  广西民族博物馆以“穿越时空的鼓声”铜鼓文化陈列及广西优秀民族文化为主要内容,通过馆内馆外、线上线下联动的形式开展活动。5月18日,广西民族博物馆的“穿越时空的鼓声”铜鼓文化陈列回归展为观众全面、系统地展示铜鼓产生发展的历史脉络;同时举行《穿越时空的铜鼓》彩绘本新书发布会;举办“铜鼓拓印”体验活动,通过拓片了解铜鼓纹饰背后的意义和铜鼓的历史艺术价值;观众还可以参加博物馆民族文化知识有奖互动活动,答对题目可领取精美礼品。5月20日14:20,广西民族博物馆开展“铜鼓花灯”DIY活动,创作铜鼓手作。国际博物馆日期间,广西民族博物馆展厅还将开展线上“探寻壮美广西”H5展厅闯关游戏,观众可沉浸式体验学习优秀民族文化;在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和抖音号上开展“穿越时空的鼓声”线上讲解活动,观众可跟随讲解员的脚步一起参观展厅,了解铜鼓文化,感受铜鼓文化的魅力。此外,“穿越时空的鼓声”铜鼓文化陈列展在南宁地铁3号线列车车厢开展持续一个月的宣传,市民可以在车厢内看到铜鼓的魁伟体形、繁缛纹饰,了解铜鼓的历史文化。

  昆仑关战役博物馆将开展“讲述红色故事 传承革命精神”昆仑关战役博物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英雄少年”红色故事主题教育进校园活动;5月18日,推出《拳拳赤子心 殷殷家国情——红色家书专题展览》,让观众在字里行间感受中国共产党人炙热的初心和家国情怀,展览将持续至12月;5月18日,开展“红色家书映初心”诵读体验活动,让游客在家书中感受蕴藏的爱国情怀,汲取强大不竭的精神动力;5月18日至21日,博物馆在3D影厅播放大型纪录片《国脉——中国国家博物馆100年》,讲述国家博物馆对三次文物大征集、两大基本陈列从无到有等内容的百年历程。此外,5月18日当天,博物馆工作人员向观众进行普法宣传教育,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南宁市昆仑关保护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条例,营造学法用法、知法守法、崇德善法的浓厚氛围。

  南宁孔庙博物馆在5月18日9:30举行开笔礼、国学知识有奖问答活动;5月19日,举行一场小学毕业典礼;5月20日,举行开笔礼、古琴研学、《家国情怀》讲座等活动,观众可以到现场观摩和参与活动。

  南宁市顶蛳山遗址博物馆于5月18日10:00和15:00向公众开展两场公益讲解服务活动,观众在讲解员的解说下了解顶蛳山文化,感受一万年前南宁本地特色文化;5月17日至6月11日,推出“与贝丘之缘”主题绘画作品展,邀请广大儿童青少年执笔绘意,描画心中的“贝丘之缘”;5月18日至19日,推出模拟陶器修复体验活动;5月18日至21日,推出博物馆探秘之旅活动,针对不同学龄段的学生设计了参观手册,手册以一万年前顶蛳山先民的生活为主线,将历史知识巧妙地融入其中,带给大家身临其境般的参观体验,完成手册后可以盖上博物馆纪念印章。此外,博物馆还在线上推出“云端观展”活动,分别推出了《蚌说》《骨语》《石谈》《陶吟》《定格石光》五大专题线上展览,打造“线上博物馆”。此外,5月18日至21日,市民可关注“南宁市顶蛳山遗址博物馆”微信公众号参与趣味益智活动“文物记忆大挑战”,有机会赢取精美的博物馆文创礼品。(记者 莫岚远)


原文链接:http://gx.wenming.cn/zbgx/202305/t20230518_6606009.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社会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社会资讯网 shzxl.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49160号-29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联系电话:010-53386795 13366461258 010-56278284 13391776757 010-56232582  
监督电话:186108229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