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做好“三篇文章”推进社会救助转型升级
芜湖市积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不断织密筑牢社会救助保障网,扎实做好“扩围增效、数字赋能、服务创新”三篇文章,推动社会救助从“保生存”向“保基本、防风险、促发展”转型升级。
一是扩围增效,延展社会救助“覆盖面”。持续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构建起广覆盖、有梯度、相衔接的综合救助格局,确立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低保边缘家庭、刚性支出困难家庭成员救助等基本生活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受灾人员救助等专项救助,临时救助等急难救助三类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社会救助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城市、农村低保标准分别提高至918元/人·月、860元/人·月,特困人员供养标准为低保标准的1.3倍。“十四五”期间,救助标准累计增幅达到29%。健全财产、收入、支出等多因素综合认定机制,落实低收入家庭重病、重残“单人保”、成年无业重残“单人保”等政策,完善“收入财产核算+刚性支出扣减”协同机制,补齐刚性支出困难家庭救助工作短板。同时将低收入人口认定标准放宽至低保标准的2倍,并适度放宽刚性支出认定范围和核算方式,更多的困难群体纳入保障范围,救助可及性大大提高。截至10月底,全市低收入人口13万人,其中城乡低保对象7.92万人,特困供养对象1.81万人,低保边缘家庭1.62万人,防止返贫监测对象1.15万人,支出型困难家庭4871人,实施临时救助8652人次。今年已累计支出低保、特困、临时救助等各类救助资金7.58亿元。
二是数字赋能,构建高效救助“一网通”。加快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系统建设,初步建成社会救助“一网通办”平台,将分散在人社、医保、住建、教育、公安、残联、农业农村等12个部门和单位的民生信息进行整合,实现跨部门跨业务数据交换,累计汇总生成700万民生数据,实现“一屏观救助”。完善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预警机制,动态筛查潜在困难对象,科学设置收入骤减支出突增、家庭人口变化、就医就学就业、意外事故等预警指标80项,对自动筛查、精准比对出的有致贫返贫风险的困难群众实时预警,完善预警处置措施。共13万低收入人口纳入监测,通过跨部门信息比对,累计处置指标预警信息1.65万条。加强基层常态化走访排查,形成“一户一条救助链”,构建弱有众扶的一张“幸福清单”,避免救助遗漏和重复救助。
三是服务创新,扩大弱有众扶“朋友圈”。推进“物质+服务”社会救助模式改革,打造“救助芜优”市级品牌和“鸠帮您”“弋起救”“繁事无忧”“镜情救”“湾美救助沚为芜优”等一批县区级品牌,在加强物质帮扶的基础上,为社会救助家庭成员中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访视照料、心理疏导、能力提升、社会融入等服务,让为民服务更有温度。在社会救助领域引入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打造“公益创投”“一米阳光”“爱·护航”“洪桥亲子园”等市级服务品牌,提供心理疏导、资源链接、能力提升、社会融入等专业服务,推动生存型救助向发展型救助转变。今年以来,全市累计投入服务类资金近1000万元,开展救助服务项目30余个,聚焦低收入人口救助需求的“小切口”,开展生活服务、照护服务、关爱服务等,覆盖重病重残人员、特困人员、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困难群体,受益人群超2万人。着力汇聚公益力量加强救助衔接,逐步形成政府救助和慈善帮扶协调配合、资源统筹、优势互补、融合高效的新格局。全市920村(社区)“救急难”互助社已实现全覆盖,今年1-9月互助社实施救助金额近100万元,惠及困难群众近2000人次,慈善帮扶在救助工作中的重要补充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联合卫健、医保等部门,实施特困人员住院“先诊疗后付费”改革,免除住院押金同时,经医保支付后的政策范围内不足部分由医疗机构与属地民政部门对接解决。全市共有30家定点医疗机构参与试点,已有49名特困人员享受政策,减少自付费用负担8207元,累计为特困人员提供陪护服务或护理补贴3259人次,理赔447万元,有效解决“住院无人护”问题。
原文链接:https://mz.ah.gov.cn/xwzx/sxdt/12318558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天下众合/中解联合解债2020-10-12
- 司法反腐力度空前:昨天2020-07-15
- 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开展规2021-03-27
- 湖南出台深化整治形式主2020-05-12
- 重庆开设纪检监察干部培2020-05-12
- 法治宣传志愿服务进社区2020-05-13
- “鹿角巷”奶茶引发多起2020-05-13
- 居委会主任贪污,被判死2020-07-15
- 中国—阿联酋旅游合作论2020-07-17
- 自治区民政厅对新疆闻道2025-11-21
- 2025年度中国社会出2025-11-21
- 2025年天津市居家适2025-11-21
- 河南省民政厅公布2022025-11-21
- 黔西南州启动“寒冬送温2025-11-21
- 移风易俗 绿色殡葬|《2025-11-21
-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 2025-11-21
- 聚合力 强专业 护童心2025-11-21
- 智慧养老在浦东:一张智2025-1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