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幸福“安康”基石 绘就最美“夕阳”画卷——安康市召开老龄事业发展新闻发布会,多部门协同推进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
面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安康市正积极构建覆盖城乡、分层分类的养老服务体系。在2025年10月23日召开的安康市老龄事业发展新闻发布会上,市民政局局长燕卫东介绍,截至2024年底,全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55.44万人,占比22.61%,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并呈现“未富先老”、多重人口挑战交织、城乡发展不平衡等特点。对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民政局牵头推动,相关部门凝聚合力,老龄事业取得显著成效:
养老服务供给持续优化。全市建成标准化养老机构167家,养老床位2.39万张,护理型床位占比显著提升。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3800户,推动97家医疗机构与139家养老机构签约合作。创新开展居家养老服务试点,打造“中心+站点+上门服务”网络,建成试点55个。同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累计培训养老护理员超6000人次。
政策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市、县两级财政建立稳定的养老服务投入机制。全面落实经济困难老年人补贴制度,对符合条件的重度和完全失能老年人发放200元/人/月的养老服务补贴,并对入住养老机构的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给予支持。统筹利用各类闲置资产建设养老服务设施。
银发经济与旅居康养活力显现。通过培育引进市场主体和引导国企参与,激活养老市场,已培育或引进连锁化市场主体4个。充分发挥生态优势,打造省级旅居养老示范基地9个、旅居养老机构8家,推出精品康养线路12条,并与多个省市达成合作,实现长者异地旅居超3000人次。
老年友好社会氛围日益浓厚。积极实施“三秦银龄行动”,组建百余人“银龄志愿服务队”,创新开展“七彩银龄”志愿服务项目,累计组织活动12场次,参与老年志愿者300余人次,受益群众超万人次。全市已有8个社区成功创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多部门协同筑牢社会保障网。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各相关部门发挥专业优势,形成强大合力:市人社部门持续提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保障水平,参保158.77万人,待遇发放率100%,切实守护好群众的“养老钱”;市卫健委组织实施老年人健康管理、家庭医生签约、失能老人健康评估与服务等多项惠老政策,已为37.57万名65岁以上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市医保局通过资助参保、扩大门诊慢特病保障、优化医保服务等举措,显著提升老年人医保获得感。
展望未来,燕卫东表示,将聚焦老年人“急难愁盼”,重点推进政策体系完善、服务保障能力提升和社会协同机制强化三方面工作,全力推动我市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切实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原文链接:https://mzt.shaanxi.gov.cn/xw/dsyw/202511/t20251104_358171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天下众合/中解联合解债2020-10-12
- 司法反腐力度空前:昨天2020-07-15
- 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开展规2021-03-27
- 湖南出台深化整治形式主2020-05-12
- 重庆开设纪检监察干部培2020-05-12
- 法治宣传志愿服务进社区2020-05-13
- “鹿角巷”奶茶引发多起2020-05-13
- 居委会主任贪污,被判死2020-07-15
- 中国—阿联酋旅游合作论2020-07-17
- 惠民政策托举孤儿“直博2025-11-12
- 巴中市平昌县开展“孝亲2025-11-12
- 2025年德阳市养老机2025-11-12
- 贵州省民政厅所属事业单2025-11-12
- 西藏自治区民政厅公告第2025-11-12
- 赤水刻度:“一老一小”2025-11-12
- 2025年度全市性社会2025-11-12
- 共筑幸福生态 共话养老2025-11-12
- 黄山市:绘就民生幸福图2025-1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