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社会资讯网!
当前所在:首页 >舆情动态> 东莞:让老年人开启多元活力生活

东莞:让老年人开启多元活力生活

时间:2025-11-12 19:00:26 来源:广东省民政厅 作者:佚名

  近年来,广东省东莞市以政策为基、服务为笔、创新为墨,将“老年友好”理念融入城市肌理,从老年助餐的基本需求保障到“老有所乐”的精神需求满足,从“科技助老”的智慧赋能到“银龄有为”的价值倡导,为老年人勾勒出一幅“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幸福图景。

  从一餐热饭到多维守护

  织密养老服务保障网

  “好吃,今天的菜味道很好,在这里不光填饱了胃,更被暖了心。”南城街道雅园社区85岁的张婆婆这样称赞社区长者饭堂。她和老伙伴们一起用过午餐后,经常聚在一起唠嗑、打牌、看电视。

  目前,东莞市已实现每个镇街(园区)至少有1个长者饭堂的目标。

  助餐之外,还有更多的守护体现在居家养老服务中。在寮步镇下岭贝村,居家养老护工每月定期上门,为独居老人打扫房间、测量血压;在茶山镇茶山圩社区,“社工+康复师+义工”服务团队,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康复护理与精神慰藉服务;针对重度失能老人,东莞市不仅按每人每月360元—720元的标准提供居家养老服务补贴,更通过适老化改造,改善他们的居家生活条件。

  如今,东莞市的“一刻钟养老服务圈”已基本成型:“银龄安康行动”实现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全覆盖,高龄津贴惠及21.13万名老年人,60周岁以上男性、55周岁以上女性不分户籍均可享受长者优惠乘车,1.5万名老年人享受居家养老补贴,52个长者饭堂实现镇(街)全覆盖,完成777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居家适老化改造。

  从“银发游乐场”到健康服务

  智慧养老更“懂你”

  在东莞,智慧养老的实践融入日常。南城街道西平社区老年活动中心占地1000多平方米,配有电玩机、AI互动游戏机、各类健身器材,既保障老年人锻炼身体之需,又能让老年人愉悦心情,俨然一座“银发游乐场”。

  智慧养老的实践,还融入医疗健康领域。作为首批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城市,东莞市正推动东坑医院护理院等机构医养护融合,让老年人在护理院既能享受日常照料,又能实现便捷就医。

  东莞市元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出“雷视双效检测+端到端跌倒大模型”应用产品“亲鹿Z9”智能看护机,可以识别老人跌倒等紧急情况,并自动拨打老人子女或看护人的电话,守护老年人安全。

  养老产业的发展,为智慧养老提供了坚实后盾。为了给老年人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东莞市成立银发经济产业联盟,布局建设松山湖生物医药产业基地,重点发展新药品、高端医疗器械等产业。目前12家企业产品被纳入工业和信息化部老年用品产品推广目录,超过20家企业被认定为专精特新企业。

  从“老有所乐”到“老有所为”

  解锁养老新活力

  “最期待每周的写字班,既能学诗写字,又能和老朋友相聚。”在沙田镇一家综合养老服务中心,78岁的周婆婆连续10年参加社区写字班,她说:“老年课堂让生活充满乐趣。”

  在东莞,各镇(街)依托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老年人开设八段锦、粤剧、手工制作等特色课程,举办老年人文艺大赛、运动会等;社区老年大学让老人们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平均年龄70多岁的南城文旅快乐腰鼓队“奶奶天团”,跳出了活力满满的广场舞;寮步镇的“老戏曲迷”每周排练,称戏曲是保持好心态的“精神食粮”。

  东莞市老年人在接受服务的同时,积极发挥所长,奉献余热。2025年“敬老月”活动期间,东莞市银龄志愿服务队成立。这支由退休医生、教师、工程师组成的队伍,积极参与助老服务、社区治理,成为城市发展的“活力因子”。

  “不孤单、不枯燥,越活越年轻。”这是许多在东莞养老的老年人的共同感受。这座城市用实践证明,老年也可开启多元活力生活。

  


原文链接:https://smzt.gd.gov.cn/mzzx/sxdt/content/post_479556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社会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社会资讯网 shzxl.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49160号-29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联系电话:010-53386795 13366461258 010-56278284 13391776757 010-56232582  
监督电话:186108229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