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社会资讯网!
当前所在:首页 >政策解读> 重磅利好!新疆纺织服装产业九条新政出台 ,纯棉转混纺最高可获300万补贴,每吨纱线可获50元至200元销售补贴!

重磅利好!新疆纺织服装产业九条新政出台 ,纯棉转混纺最高可获300万补贴,每吨纱线可获50元至200元销售补贴!

时间:2025-09-19 00:47:59 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网 作者:佚名

  这些政策将如何为纺织服装产业注入强大动力?

  政策一:流动资金贷款贴息大升级

  单个纺织服装生产类企业每年最高可获得3000万元的流动资金贷款贴息!这对于企业来说,无疑是资金周转和扩大生产的重要支持。无论是应对市场波动,还是加大研发投入,这笔资金都将为企业提供坚实的后盾。

  政策二:固定资产投资贴息助力企业升级

  新建或从疆外转移的混纺纱及混纺织布生产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实际贷款利率可享受50%的财政贴息,最高按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上浮20%计算,单个企业每年最高不超过1500万元。这对于企业来说,意味着更低的融资成本和更快的发展速度。

  政策三:终端产品生产企业迎来大利好

  新建或疆外转移的服装、家纺、针织品等终端产品生产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实际贷款利率同样享受50%的财政贴息,单个企业每年最高不超过2000万元。新疆纺织服装产业近年来注重补链,作为产业链的下游,终端产品企业一直是市场竞争的焦点。这一政策将有力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推动产品创新和市场拓展。

  政策四: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补贴

  在疆纺织企业实现从棉纺向混纺转变的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可获得实际投资额50%的补贴,单个企业最高不超过300万元。这将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提升产品附加值,推动产业升级。

  政策五: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奖励

  支持服装、家纺、针织等终端产品生产企业开展数字化、智能化改造。获得国家卓越级、先进级、基础级智能工厂认定的企业,分别可获得150万元、100万元、50万元奖励。智能化是未来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方向,这一政策将助力企业抢占先机,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政策六:产业集群扶持与创新平台建设

  纳入国家级、自治区级重点培育的纺织服装特色产业集群,分别给予200万元、100万元奖励。同时,支持重点纺织服装企业与国内科研院所共建纺织产业研究院、设计研发中心和院士工作站等,每个每年给予不超过500万元补贴。产业集群和创新平台的建设,将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合作机会和创新资源,推动产业协同发展。

  政策七:销售补贴助力产品销售

  纺织企业生产并销售的精梳纯棉纱或棉混纺纱,根据纱线支数,每吨可获得50元至200元的销售补贴。这一政策将直接降低企业的销售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产品销售。

  政策八:国际纺服中心建设与平台公司扶持

  支持有条件的地(州、市)建设以向西市场为重点的国际纺服中心或吸引规模化平台公司落地,按照中心或平台入驻企业年销售额的千分之一给予奖励,每个中心或平台每年给予不超过5000万元奖励。这一政策将助力新疆纺织服装产业拓展国际市场,提升产业的国际化水平。

  政策九:闲置厂房改造与招商支持

  盘活改造现有闲置厂房用于织造、服装服饰、家纺、针织等生产加工,按照国家及自治区相关招商政策给予支持。这将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促进产业的集聚发展。

  行业展望

  这些政策的出台,将为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从流动资金贷款贴息到固定资产投资贴息,从技术改造补贴到产业集群扶持,从销售补贴到国际纺服中心建设,每一条政策都精准地解决了企业发展的痛点和难点。新疆作为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区和纺织服装产业基地,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随着这些政策的落地实施,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将迎来新一轮的快速发展,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将得到显著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也将不断增强。


原文链接:https://www.xinjiang.gov.cn/xinjiang/zcjd/202507/8d62037b8a454965b2f38df33427fbaf.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社会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社会资讯网 shzxl.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49160号-29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联系电话:010-53386795 13366461258 010-56278284 13391776757 010-56232582  
监督电话:186108229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