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社会资讯网!
当前所在:首页 >关注民生> 柔性引才,惠泽桑梓

柔性引才,惠泽桑梓

时间:2025-09-18 22:42:06 来源:福建省人民政府 作者:佚名

  “我记得7年前,一名年轻孕妇因难产剖腹后持续大出血。很快,莆田当地医院通过朋友联系到我。我们紧急协调,将病人转到福州专业医院进行救治,最终转危为安。”近日,通过电话,福建省肿瘤医院胸部放疗十八病区主任陈俊强告诉记者,以往乡亲们遇到急难杂症,辗转求医,不仅路途奔波、人生地不熟,而且承受着额外的经济负担。莆田市在榕医学专家人才工作站设立后,这些问题迎刃而解。

  目前,莆田已在福州、上海、广州等3地设立医学专家人才工作站,吸纳550多名莆籍医生,形成常态化互助模式,并以专家团队为单位,携手莆田医疗机构共建名医“师带徒”工作室,协助莆田培育本土医疗人才,全面提高医疗水平。

  从零星奔走到集团作战

  陈俊强在福州工作了几十年,时常遇到家乡人的求助,他总是热心帮忙,主动联系专家、协调床位。不过,在他看来,这种零星奔走的个人行为,力量有限,亟须打造一个多学科、多专家协作的公共服务平台,畅通回馈桑梓的渠道。

  2019年11月,在莆田市委组织部、市卫健委等部门的牵头下,莆田市在榕医学专家人才工作站应运而生。

  “外地的莆籍医生都有一个朴素的初衷和心愿,就是利用大家的专长和技术回报乡亲父老。”莆田市在榕医学专家人才工作站设立后,陈俊强出任执行站长,他擅长医治肺癌、食管癌、皮肤癌等病种,曾参与主编《肺癌临床康复治疗》等学术专著。

  针对莆田当地常见病和多发病,莆田市在榕医学专家人才工作站遴选了16个专科,邀请顶尖专家担任负责人,加快团队建设。

  “一旦莆田那边的医院出现疑难病例需要会诊,可以马上通过工作站联系到相应的专科负责人,迅速组织相关专家进行线上讨论或远程会诊,给出诊疗指导意见。”陈俊强介绍,目前工作站已吸纳416名莆籍医生,籍贯覆盖莆田所有县、区。

  从名医工作室到师带徒

  “血糖又有点问题了,过来住院调理几天。”市民林素荔现年40多岁,几年前,她在莆田市城厢区医院首诊时,被医生诊断为“成人迟发型自身免疫性糖尿病”。

  提起这个病例,城厢区医院医师郑敏记忆犹新。当时,基于个人实践,她觉得林素荔的病情反常,血糖波动较大,不像常规的1型或2型糖尿病,向温俊平医学专家团队求教后,才得知是一种罕见的糖尿病。“得益于专家团队的指导,我积累了难得的临床经验。”郑敏说。

  郑敏所说的温俊平医学专家团队,是莆田市在榕医学专家人才工作站引进的,与城厢区医院共建名医“师带徒”工作室。

  温俊平是莆田人,博士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现任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他为城厢区医院引进了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项目,开创全市先河。项目增添了眼底照相、动脉弹性检测、神经传导功能检测等服务内容,帮助医院更加规范管理病人的血糖。

  在温俊平医学专家团队的指导下,郑敏的医疗水平得到群众认可,从2021年个人全年接诊病患百余名增至今年上半年突破2000名。

  2021年,莆田市在榕医学专家人才工作站配合莆田实施人才“壶兰计划”,参与建立名医“师带徒”工作室,首批在莆田9家市级、县级医院开设了23个工作室,让医学专家与莆田当地医生结成师徒对子,以坐诊、手术、进修生等方式,培养本土骨干医生。

  据悉,莆田将名医“师带徒”工作室纳入市级民生工程及三年计划,配套市级财政专项人才资金,要求医学专家团队负责人每年来莆不少于6天,所有成员来莆总天数不少于30天。借助3个在外工作站,莆田引进名医专家179人,协助培育本土优秀医疗人才217名,并带动莆田市卫健系统获得国字号科研立项。

  从小医院跻身“二甲”

  驱车前往莆田市荔城区中医院,记者见到了刚从新院赶回的院长徐碧霞。她说:“新院建设即将收尾,一两年内就可以投入使用了。”

  2021年,荔城区中医院从逼仄破旧的老院址迁至玉湖新城张镇水乡安置区,几年来,在医学专家团队的帮扶下,荔城区中医院由一个不知名的小型医院蜕变成现在的二甲医院,赢得了老百姓的好口碑,被唤作“玉湖中医院”。

  玉湖新城是莆田市中心在木兰溪治理后兴起的一处东扩建成区,当地利用裁弯取直的旧河道挖出一个大湖,在周边开发建设生活区、商务区、娱乐区,配套教育、文化、医疗等设施,附近已聚集了10万多居民。

  “搬到张镇水乡之后,我们马上筹划创建二甲医院,没想到第一次尝试就成功了。”徐碧霞说,福建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的医学专家团队全程参与创建。2023年10月,荔城区中医院如愿获评二甲医院。

  今年,荔城区中医院申报的《面向城市和社区推广适宜技术》顺利立项,被列入省级科研项目名单。该项目围绕治未病,以临床诊疗为导向,采用刺络导引法、温针回阳法、背腧调脏法等中医药技术,对“穴位保健”进行系统归类整理。

  治未病是荔城区中医院的“拳头产品”。“后背有点发凉”“全身没什么力气”“小腿感觉胀痛”……在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记者看到医师林志坚为排队的群众一一望闻问切。

  “巩固核心技术,全面提升医疗水平。”徐碧霞信心满满,荔城区中医院被列为全市首个“共享中药房”试点,目前正在开发线上服务平台,实现全区各个村级、镇级医疗机构互通信息,为群众提供集约化的煎药、发药服务,降低多方综合成本。(记者 林剑波 通讯员 杨江锋 陈雄)


原文链接:http://www.fujian.gov.cn/xwdt/mszx/202509/t20250917_7010689.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社会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社会资讯网 shzxl.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49160号-29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联系电话:010-53386795 13366461258 010-56278284 13391776757 010-56232582  
监督电话:186108229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