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本市启动促进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登记试点 截至2025年8月底 北京新设经营主体超40万户
原标题:2024年7月本市启动促进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登记试点,截至今年8月底 北京新设经营主体超40万户
9月16日,从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一年来,本市新设经营主体40.68万户,同比增长10.27%。其中新设科技型企业占新设企业总数的34.39%。
2024年7月,本市启动“一标四维”促进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登记试点。所谓“一标四维”,主要指以“促进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从“规范统一”“改革创新”“信用赋能”和“风险防控”四个维度出发,创新推出20条高品质登记注册服务举措,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营主体“生得便利、长得茁壮、退得顺畅”。从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试点一年来,截至2025年8月底,全市新设经营主体40.68万户,同比增长10.27%。新设科技型企业13.99万户,占新设企业的34.39%。
为了促进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登记试点,本市推出企业登记注册AI智能服务,实现“智能问答”。北京在全国率先将DeepSeek大模型技术应用于登记注册场景,创新推出智能服务“市监小e”,提供7×24小时全天候在线咨询服务。自2025年3月上线以来,“市监小e”累计提供智能咨询服务36.5万次,有效提升了办事效率和服务体验。
在外资企业开办方面,本市持续深化外商投资企业全程网办改革,通过拓展境外投资者在线身份认证渠道、简化免签入境人员身份核验流程、试点推进外国投资者主体资格证明互认范围从京津冀延伸至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等举措,大幅压缩外资企业设立周期,推动开办时间由原来的两至三个月压缩至最快一天办结。自2024年7月以来,截至2025年8月底,全市新增外资企业3505家,同比增长13.03%,开放型经济活力持续增强。
电子营业执照已成为本市数字政务服务的核心基础设施。目前,北京市政务服务网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北京市企业服务e窗通平台、电子税务局等30余个政务系统和自助终端均支持使用电子营业执照进行认证登录,办理各类政务服务事项。截至8月底,全市超过238万户存续经营主体下载应用电子营业执照,占经营主体总户数的87.9%,累计应用量逾2.4亿次,稳居全国首位。
而为了畅通退出机制,助力市场“新陈代谢”,本市支持被吊销的经营主体合并办理变更与注销登记,减少重复提交、简化办事流程;畅通破产管理人处置破产企业对外投资股权流程,再投资企业不履行法定变更义务的,按照司法协助执行程序办理,助力破产清算企业高效退出等。2024年7月至2025年8月底,全市注销企业16.5万户,其中通过简易注销退出10.47万户,占比超过六成;858户企业通过破产清算程序完成注销,市场退出机制更加高效,法治化水平不断提升。(张楠)
原文链接:https://www.beijing.gov.cn/ywdt/gzdt/202509/t20250917_420366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天下众合/中解联合解债2020-10-12
- 司法反腐力度空前:昨天2020-07-15
- 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开展规2021-03-27
- 湖南出台深化整治形式主2020-05-12
- 重庆开设纪检监察干部培2020-05-12
- 法治宣传志愿服务进社区2020-05-13
- “鹿角巷”奶茶引发多起2020-05-13
- 居委会主任贪污,被判死2020-07-15
- 中国—阿联酋旅游合作论2020-07-17
- 丁薛祥会见新加坡政府投2025-09-19
- 一抹“藏蓝”的暖心守护2025-09-19
- 兵团发挥异地商会作用扩2025-09-19
- 一场比赛 一城2025-09-19
- 赛车跑起来 产2025-09-19
- 政策赋能优服务2025-09-19
- “一首歌”化作“一座城2025-09-19
- 兵团第二轮第一批生态环2025-09-19
- 31所高校“组团”支援2025-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