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推进老龄事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孙鹃娟
2024年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31031万人,占总人口的22.0%。65 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 22023 万人,占总人口的 15.6%。从2023年到2024年的一年间,我国净增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334万人,净增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347万人。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和全社会共同努力下,2024年我国老龄事业得以系统推进,满足老年人的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形成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良好局面。
顶层设计日臻完善
老龄事业涉及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2024年我国与老龄相关的政策制度体系得以不断完善,在顶层设计上充分体现了积极老龄观和健康老龄化理念,聚焦老年人的急难愁盼问题,不但在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参保长效机制、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等重要政策制度方面取得显著进展,还在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发展银发经济等制度设计上有了突破性进步。老龄顶层设计的持续完善将有利于我国深入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动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
老年社会保障稳步发展
2024年我国老年社会保障稳步、持续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制度平稳运行,个人养老金制度全面实施;另一方面表现在保障水平有所提高,如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全国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包括老年人在内的全国城市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保障平均标准,调整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养老服务体系扩面提质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始终是老龄事业的基础和重点。2024年我国在完善基本养老服务清单、继续做好兜底保障的基础上,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扩大保障和服务范围,如扩大家庭适老化改造行动惠及的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范围,安排专项资金加强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等群体集中照护等。这些政策措施对于完善困难老年人的居家养老、机构照护都将产生积极影响。2024年我国养老服务供给范围的扩大还突出体现在加快农村养老服务、拓展老年助餐服务方面。民政部、农业农村部等22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农村养老服务的指导意见》,首次在全国层面专门对发展农村养老服务作出总体性、系统性部署。此外,县域养老服务体系创新试点的开展,对于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提升农村养老服务水平具有突破性的推动作用。
提升养老服务以及老年健康服务的供给水平和质量,须依托多部门、多领域的协同推进。2024年有关部门不但在服务的安全和质量监管方面采取综合措施防范风险和隐患,还大力加强人才培养,将老年医学、康复治疗学等纳入《急需学科专业引导发展清单(2024年)》,并通过养老服务技能人才培训、老年医学人才培训和安宁疗护人才提升项目、医养结合人才能力提升培训项目等提升相关领域的人才质量。此外,2024年我国在养老服务用地保障、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就。
老年健康服务深入发展
2024年我国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充分体现了深入性这一突出特点。除加大政策力度提升老年医学医疗服务能力,满足老年人医疗服务需求,便利老年人就医外,还针对老年期常见疾病出台了具有针对性的行动计划或实施专项行动。我国作为老年人口第一大国,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将面临老年期痴呆的患病者数量快速增加的挑战。而《应对老年期痴呆国家行动计划(2024—2030年)》的印发,明确部署了到2030年以前的七项主要任务,有助于全面推动老年期痴呆的防控工作,建立起预防、筛查、诊疗、康复、照护综合连续防控体系,使患病率增速得到有效控制。国家卫生健康委持续实施老年营养改善、心理关爱、口腔健康、痴呆防治等老年健康促进专项行动,并持续做好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等重大慢性病的早期筛查和干预,每年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提供一次健康管理服务。老年健康服务的深入发展还表现在医养结合的细化和能力提升等方面,如支持27项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医养结合项目、开展社区医养结合能力提升行动、发布医养结合机构内老年人在养老区和医疗区之间床位转换标准等,这些政策举措有利于促进医养结合服务的高质量发展。
银发经济蓬勃壮大
发展银发经济是增进老年人福祉、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需要,也是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有力举措,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国家发展全局。从银发经济的五大主要领域即银发经济经营主体、老年用品产业发展、适老化消费新场景、商业养老金融、银发消费环境来看,激发银发市场和银发消费活力的相关政策和措施正在发挥积极效应,我国的银发经济总体呈现蓬勃壮大的态势,并体现出规模扩大、形态渐丰、环境更优的特点。在银发经济规模方面,从事老年产品和服务的企业、产业园区、产品等均明显增加;在银发产业形态方面,在解决老年人急难愁盼问题中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的基础上,居家适老化改造、文旅康养等多元化产业形态也逐渐丰富起来;而在银发经济的环境建设方面,随着相关政府部门关于金融支持、产业标准体系、服务安全风险评估、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等一系列支持性、规范性政策文件的出台,银发经济的发展环境更加完善,为银发经济的进一步壮大奠定了基础。
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全面提速
老年友好型社会是体现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的社会,是通过环境的全面营造实现不分年龄、人人共享、代际共融的社会。从老年人的居住环境、出行环境到社会参与、智能技术环境、社会文化氛围、权益保障等都是老年友好型社会所涵盖的内容。2024年我国老年友好型社会环境建设水平全面提升。首先,老年宜居环境建设提质增量,特别是农村特殊困难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列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年度工作要点,为农村老年人的居住环境带来新面貌;老年人出行环境的无障碍建设、适老化改造也在快速推进,老年人出行的安全、便捷需求在多种公共场景下得以充分考虑和实现。其次,老年人通过志愿服务、老年教育、文体活动参与社会的途径也更为丰富,参与程度不断提高。“银龄行动”等行动计划有力激发了老年人的宝贵资源和价值,充分体现了我国积极老龄观和健康老龄化的指导理念。再次,在政府有关部门的大力推动和社会的广泛参与下,通过各种形式持续营造养老孝老敬老的良好氛围;通过宣传引导、法律服务、司法打击涉老诈骗等方式加强对老年人的权益保障。此外,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老年人如何更好地适应信息社会、智能社会将是一个关系其生活质量的重要现实问题。相关政府部门把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问题充分纳入政策范畴,通过多个项目和活动弥合年龄数字鸿沟,提升老年人的数字素养与技能。
总体而言,老年人口数量庞大、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快是我国的现实国情。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总体布局下,2024年党和政府引领全社会取得了老龄事业发展的显著成就,尤其是在加快发展农村养老服务方面迈出了突破性步伐,进一步增强了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面对人口老龄化持续加深的态势以及广大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解决养老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动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依然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老年学研究所教授)
原文链接:https://smzt.gd.gov.cn/mzzx/llyj/content/post_476978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天下众合/中解联合解债2020-10-12
- 司法反腐力度空前:昨天2020-07-15
- 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开展规2021-03-27
- 湖南出台深化整治形式主2020-05-12
- 重庆开设纪检监察干部培2020-05-12
- 法治宣传志愿服务进社区2020-05-13
- “鹿角巷”奶茶引发多起2020-05-13
- 居委会主任贪污,被判死2020-07-15
- 中国—阿联酋旅游合作论2020-07-17
- 2025年中国—东盟博2025-09-19
- 丁薛祥会见新加坡政府投2025-09-19
- 一抹“藏蓝”的暖心守护2025-09-19
- 兵团发挥异地商会作用扩2025-09-19
- 一场比赛 一城2025-09-19
- 赛车跑起来 产2025-09-19
- 政策赋能优服务2025-09-19
- “一首歌”化作“一座城2025-09-19
- 兵团第二轮第一批生态环2025-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