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社会资讯网!
当前所在:首页 >舆情动态> 让地名成为行走的文化密码 ——黔东南州地名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实践

让地名成为行走的文化密码 ——黔东南州地名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实践

时间:2025-09-18 19:30:30 来源:贵州省民政厅 作者:佚名

  

  近年来,黔东南州立足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地名文化保护传承新路径,创新构建“挖掘整理——规范管理——灵活使用——宣传推广”工作体系,将地名文化打造成为促进民族团结、助力乡村振兴的特色品牌。

  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构建地名保护“资源库”

  深入贯彻落实《地名管理条例》,2023年,黔东南州民政局分级制定州、县两级地名保护名录,以地名保护名录编制引领地名文化保护,结合当地少数民族语地名及地方历史文化特点进行编制梳理,依托地名普查成果,经地名管理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筛选,征求多方意见,专家评估论证,政府常务会议审定批复后官网公布。黔东南州发布县级地名保护名录2586条。

  推动灵活利用,打造文旅融合“新名片”

  黔东南州创新“地名+旅游”,助力乡村旅游产业做大。将凯里市地名文化展示馆巧妙嵌入开放的AAA级旅游景区,在丰富景区元素的同时,通过参观展示馆介绍的地名,带动凯里市内其它景区游客的增长。开馆后,凯里市地名文化展示馆已接待省内外团队50余个,游客超万人次,带动景区节日民宿入住率达到100%,农家乐就餐人数增加10%以上,实现了文旅融合,村民增收。同时,宣传推介“凯里酸汤”“凯里平良贡米”“凯里生姜”“凯里香葱”“凯里水晶葡萄”等以凯里冠名的20余种产品产业化,以凯里地名文化为基讲好凯里产品故事,促进地名利农惠农。目前,已建成“凯里酸汤”系列制品生产线77条,年产能16万吨以上,实现总产值超25亿元,并逐步形成以凯里为核心的全国酸汤原产地和主产区的酸汤产业集聚效应。同时带动上游“凯里生姜”等原材料种植产业化,优化了全市种植结构,2025年全市凯里酸汤原料种植面积4.2万亩,预计产值2.8亿元,部分村人均预计增收达1000元以上,实现了助力农业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目标。

  提炼精神符号,塑造地名文化“标识牌”

  近年来,黔东南州借助地名标识覆盖率高、使用率广的特点,着眼于提升服务效能,增加地名标识地方文化信息含量,在版式、内容执行国家标准的前提下,创新地名标识形式和样式,注入地方文化元素,打造“特色路牌”“特色村牌”,不断健全乡村地名标志导向体系,提高地名公共服务水平。如凯里市设置以苗族银帽和芦笙造型为装饰的路牌1300余块,在村道村巷设置与村落建筑风格相统一的地名标识标牌。锦屏县地名标识标牌设计融入地方文化,通过挖掘当地丰富的文化资源,将红色文化、民族文化、木商文化、军屯文化、自然地理等元素融入其中。

  活化历史记忆,构建老地名“传承链”。根据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借鉴丰富的历史老地名,围绕当地特色文化资源构建特色采词库。结合新地点的区位特征,将周边历史老地名寓意与空间功能规划结合。如凯里市命名了欧花路、蔓萝巷、闻鼓巷、甘吾巷等充分反映本地文化特点的乡村道路,在织密地名网的同时,传承了民族文化,弘扬了社会主流价值精神,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如有以“南花”苗语意为欧花河下游而命名的“欧花路”等。在对建于原红洲无线电厂区内的城市支路进行命名时,经反复论证,将其命为“鸿雁路”,既反映了老凯里三线建设的历史,延续了地名文脉,传承民族文化中彰显了文化自信,展现了文明乡风。

   

   

  


原文链接:https://mzt.guizhou.gov.cn/xwzx/mzyw/202509/t20250917_8862721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社会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社会资讯网 shzxl.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49160号-29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联系电话:010-53386795 13366461258 010-56278284 13391776757 010-56232582  
监督电话:186108229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