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社会资讯网!
当前所在:首页 >关注民生> 《防水堵漏修缮加固工》制订工作会在苏州启动 南京康泰以实践经验受邀参与此标准建设

《防水堵漏修缮加固工》制订工作会在苏州启动 南京康泰以实践经验受邀参与此标准建设

时间:2025-07-10 12:44:59 来源: 作者:佚名


7月2日下午,由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和中建材苏州防水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组织的建材行业职业标准《防水堵漏修缮加固工》(以下简称《规范》)第一次工作会议在苏州金陵雅都大酒店顺利召开

南京康泰作为防水修缮领域标杆企业受邀参会,总工程师陈森森(教授级高工)代表公司出席并参与核心议题研讨,为行业标准化建设贡献专业力量。

本次会议汇聚了全国25家防水堵漏修缮加固领域的知名企业及科研机构,包括吉林省建筑防水协会、北新防水、科顺防水、南京康泰、山东倍耐、广东睿明建设、黑龙江吉德建筑、湖南创马、云南欣城防水、内蒙古注浆堵漏、天津天海、南通睿睿、湖北宇虹防水、上海贝壳佳等。

会议在中建材苏州防水研究院院长助理王玉峰(教授级高工)的主持下正式拉开帷幕。王玉峰首先介绍了与会领导和代表,并代表主编单位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随后,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乔君慧博士(高工)在致辞中指出,随着“好房子”理念纳入国家战略,建筑渗漏治理已成为行业重点工程。《规范》的制定将系统构建防水修缮领域人才评价体系,推动技术创新和人才梯队建设,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乔君慧高工还就《规范》的编制背景、重要意义和整体框架做了专题报告。

《防水堵漏修缮加固工建材行业职业标准(2025年版)》标准以“职业活动为导向、职业技能为核心”为指导思想,将职业划分为五个等级,涵盖职业概况、基本要求、工作要求和权重表四大维度。标准制定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组织权威专家编制,旨在规范从业者行为,明确职业教育培训方向。

中建材苏州防水研究院执行院长沈春林教授也在会议上强调《规范》需紧扣国家"好房子"政策导向,重点解决渗漏开裂等民生痛点,构建差异化职业能力标准。沈春林特别指出《规范》与国家职业标准《防水工》(2023版)的不同定位,《规范》突出修缮加固场景的专项技能要求。

会议重点围绕《规范》草案稿,就其技能要求和理论知识要求进行了深入讨论,在会议最后,明确了下一阶段的工作安排。

南京康泰总工程师陈森森(教授级高工)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积极参与会议讨论。


作为国内地下工程堵漏与加固修缮领域的技术领军企业,南京康泰始终坚持“科学堵漏、科学加固”,针对性研发堵漏材料与技术,积累了一整套科学化、规范化的修缮加固解决方案。目前科研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多项工程。


南京康泰还具备丰富的施工组织管理经验,在技术工和技师的培训和培养上有科学的方法和完整的体系。涉及理论、实操、管理多个方面。

1.职业素养:首先注重员工社会价值观和健康的职业道德教育。

2.材料知识:系统地对堵漏加固的材料性能、配比、功效等进行详细的讲解,着重培育员工对材料性能的精准认知能力,使其在实际工作中能够熟练且精准地运用各类材料,确保堵漏加固工程的质量与效果。

3.设备实操能力:采用"理论讲解+实训"模式,对各类设备的性能、使用方法、适用场景、结构构造以及拆装步骤等内容进行详细说明。让员工在清晰掌握理论知识后,立即投入到实操环节,通过亲身体验和反复练习,快速提升设备实操能力。

4.现场诊断能力:重点强化员工对建筑结构的深度剖析与精准认知能力,确保他们能够熟练解读结构图纸,透彻理解堵漏加固方案精髓。能够现场分析渗漏原因和病害原因,并与方案进行对接,还能细化优化细节来实施方案从而达到治理效果。

5.成本管控能力:着力培育员工在确保安全与质量达标的基础上,精准把控现场成本支出的能力。员工需深入熟悉堵漏加工工程的造价体系,能够独立编制出初步且完整的工程量项目清单。

6.施工组织管理能力:通过针对性学习,让员工能掌握科学方法,能够依据防水堵漏修缮加固工程的特点和需求,合理高效安排工序,让施工各环节有序推进,满足技工职业技能等级要求,提升工程效益。


南京康泰在本次《规范》编制中,将多年工程实践积累转化为可参考的文字资料,为行业人才培养提供实用参考。

我们号召更多企业参与《规范》共建,共同培育适应时代的修缮加固工匠队伍,携手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社会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社会资讯网 shzxl.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49160号-29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联系电话:010-53386795 13366461258 010-56278284 13391776757 010-56232582  
监督电话:186108229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