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厅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之十四 三门峡:复绿“富绿” 生态宜居
12月19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四场,介绍三门峡市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提问。
三门峡是黄河入豫第一站,是随着万里黄河第一坝建设而兴起的工业城市。每年到三门峡越冬的白天鹅已经从10年前的2000余只增加到现今的1.6万余只。
三门峡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常务副市长孙淑芳介绍,近年来,三门峡聚焦“13561”工作布局,突出做好“新河文山农”五篇大文章,统筹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黄河明珠”“天鹅之城”的城市品牌进一步叫响全国。
坚持系统治理,筑牢生态保护屏障。三门峡建设有240公里沿黄复合型生态廊道,湿地保护率、森林覆盖率分别达53%和42%,天鹅栖息地由原来的2处增加到9处,野生鸟类从175种增加到300种左右,成功创建黄河流域唯一市级全域“天然氧吧城市”。累计完成矿山修复12.45万亩,小秦岭矿山修复入选联合国生态修复典型案例。18条黄河一级支流全部做到“清水入黄”,12个国、省控断面水质全部稳定达标。
筑牢安全底线,全力保障黄河安澜。三门峡全力构建黄河干支流防洪减灾体系,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开展小流域治理、坡耕地整治、淤地坝建设,每年可减少入黄泥沙200万吨,建设潼关至三门峡段黄河防冲防浪工程26处、69公里,定期维护757道堤坝。
强化资源约束,全面推进节水增效。三门峡全市用水总量、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均低于省定目标,供水能力达4.2亿立方米,工业企业用水计量率达到100%,水重复利用率达85%以上,公共机构和居民生活用水节水器具普及率达100%,城镇管网漏损率降低至10%,成功入选再生水利用三年行动重点城市。
加快产业转型,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三门峡创新平台总数达763个,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自然资源部超纯矿物新材料产业园等创新平台实体化运行。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2.63%,稳居全省第一方阵,黄金产量连续40年居全国第二。金属新材料产业集群入选全省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高纯锗、高纯镓、高纯砷产量分别占全国的25%、27%和30%。扎实推进“无废城市”建设,促进该市由资源型城市向创新型、生态型、宜居型城市转变。
实施文旅融合,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三门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仰韶文化发现和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重要贺信精神,加快建设文化强市。仰韶村遗址、庙底沟遗址、虢国墓地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成功举办了29届黄河文化旅游节,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积极融入“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建设,形成“九曲黄河湾·寻根文明源”等8条精品特色旅游线路。
孙淑芳表示,三门峡将做好矿山生态修复“后半篇文章”,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真正“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记者 王小萍 王雪红)
原文链接:https://www.henan.gov.cn/2024/12-22/310216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天下众合/中解联合解债2020-10-12
- 司法反腐力度空前:昨天2020-07-15
- 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开展规2021-03-27
- 湖南出台深化整治形式主2020-05-12
- 重庆开设纪检监察干部培2020-05-12
- 法治宣传志愿服务进社区2020-05-13
- “鹿角巷”奶茶引发多起2020-05-13
- 居委会主任贪污,被判死2020-07-15
- 中国—阿联酋旅游合作论2020-07-17
- 中国—巴布亚新几内亚应2025-09-20
- 贺荣会见蒙古国法律与内2025-09-20
-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组织开2025-09-19
- 广西平陆运河兰海高速公2025-09-19
- 多源特征融合算法提升玉2025-09-19
- 2025年中国—东盟博2025-09-19
- 丁薛祥会见新加坡政府投2025-09-19
- 一抹“藏蓝”的暖心守护2025-09-19
- 兵团发挥异地商会作用扩2025-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