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制定《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的若干措施》
为进一步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哈尔滨市制定《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并开始征求意见。《措施》提出,要正确处理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城乡建设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和旅游开发等之间的关系。到2025年,初步构建具有哈尔滨地域文化特色的分级分类保护传承体系;到2035年,全面建成系统完整的哈尔滨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和体制机制。
《措施》提出,在城乡建设中要全面保护好哈尔滨渔猎特色的金源文化、中西交融特色的城市文化、寒地特色的冰雪文化和革命历史特色的红色文化等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类型文化价值的城市资源。保护对象主要包括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风貌区)及其周边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传统街巷、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古树名木,以及工业遗产、农业文化遗产、水利灌溉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名文化遗产等共同构成的有机整体。重点保护传承好哈尔滨在党领导下走过的红色革命历程、改革开放历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征程的近现代历史印记和取得的重要建设成果,着力构建传承历史文化街区(风貌区)、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传统村落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的全要素有机保护体系。
持续开展全域全要素历史文化资源调查,注重对哈尔滨市域范围内展现中国共产党成立、新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等重大历史事件载体的调查认定。从历史、文化、艺术、科学等多重价值维度开展调查资源科学评估,准确把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的基本内涵。明确重点保护千年金源文化底蕴、百年欧陆文化风情及其中的传统工业、民俗文化、科学技术、红色基因等地域传统文化。
持续推进花园街、中央大街、道外传统商市(中华巴洛克)等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工作:花园街历史文化街区着力打造中俄联合校园和D区俄罗斯风情小镇;中央大街历史文化街区不断推动欧陆风貌提档升级,引入适宜业态激活特色辅街活化利用;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重点推进三期项目建设,统筹一二期招商运营,推出商市文化节、非遗才艺表演等系列文旅活动,不断将特色文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加强对各类历史文化遗产的研究阐释,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冰雪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依托全省历史文化资源和旅游景区,整合冰雪、乡村、生态等业态,打造东北抗联、大国重器等红色主题游览线路,创建中东铁路建筑游等主题游径,推进非遗工坊建设及非遗研学旅游,赋能文旅产业发展。
原文链接:https://www.hlj.gov.cn/hlj/c107858/202412/c00_31790010.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天下众合/中解联合解债2020-10-12
- 司法反腐力度空前:昨天2020-07-15
- 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开展规2021-03-27
- 湖南出台深化整治形式主2020-05-12
- 重庆开设纪检监察干部培2020-05-12
- 法治宣传志愿服务进社区2020-05-13
- “鹿角巷”奶茶引发多起2020-05-13
- 居委会主任贪污,被判死2020-07-15
- 中国—阿联酋旅游合作论2020-07-17
- 中国—巴布亚新几内亚应2025-09-20
- 贺荣会见蒙古国法律与内2025-09-20
-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组织开2025-09-19
- 广西平陆运河兰海高速公2025-09-19
- 多源特征融合算法提升玉2025-09-19
- 2025年中国—东盟博2025-09-19
- 丁薛祥会见新加坡政府投2025-09-19
- 一抹“藏蓝”的暖心守护2025-09-19
- 兵团发挥异地商会作用扩2025-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