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社会资讯网!
当前所在:首页 >法制时评> 红色主题IP该如何创新表达与传承?这个研讨会在虹口举行

红色主题IP该如何创新表达与传承?这个研讨会在虹口举行

时间:2024-11-27 00:40:10 来源: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佚名

    11月23日,“新时代下的红色主题IP创新表达与传承”研讨会在虹口举行,来自红色场馆、学界、业界的多位专家围绕红色主题IP创新表达与传承,特别是面向年轻人如何做好红色主题IP创新展开讨论。

  

    上海是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和伟大建党精神孕育地,红色基因深深融入上海城市精神。红色主题IP以上海丰富的红色资源为基础,通过青春语境、多元叙事与时代表达推动红色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有助于赋能新质生产力,打造文化自信自强的上海样本。

    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唐洪涛认为,党史的传播既面临着重大的机遇,也面临着巨大挑战。要以权威、准确、高质量的要求为导向,加大对党史成果的转化力度,要强化用户思维,加强用党史讲故事的能力,努力创作出用事实说服人、用情怀感染人、用道理影响人的各类新媒体和文艺作品。

    在虹口区委党史办一级调研员王佩军看来,虹口的党史文化资源隐含着党的建设的重要经验,主要体现为加强党的领导,党的组织宣传、纪检和统战工作等,并将其概括为八个方面:主体意识、群众路线、党建引领、军事斗争、文化动员、凝心聚力、纪律保障,精神孕育。虹口的红色IP就是伟大建党精神、上海城市精神、鲁迅精神和精武精神的体现。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市革命历史博物馆)馆长周群华表示,博物馆IP的塑造,最重要的是打碎、打破,真的能够看到我们应该看到而没有看到的东西。博物馆不仅是一个教育机构,更应该是文化和生活的一个完整的场域,它应该变成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为了做好红色文化的传播与传承,中共一大纪念馆近年来重点探索建立了‘数字一大’。”中共一大纪念馆党委委员、副馆长周峥介绍,“通过对我们所拥有的文物、会址进行数字化的呈现,形成文物的数字化保护、数字化展陈、红色服务外延和数字文创的‘四位一体’格局。我们努力在新时代用不同于传统博物馆的传播方式去传播红色文化,打造了‘数字一大:大空间VR沉浸式体验展’,这也是全国第一个用红色文化概念体验元宇宙的项目。”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副院长燕晓英认为,不仅要思考红色IP如何找到年轻人,也要思考找到年轻人后怎么办。通过“诞生在上海”《永不消逝的电波》等实例说明,一是要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二是寻找传播的最大公约数,注重故事化的表达方式,以及跟上年轻人的文化兴趣。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戏剧系、上海歌舞团、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等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上海文艺界打造了一篇红色主题的作品。比如,上海音乐学院打造了《春上海1949》《忠诚》《追寻》等原创音乐剧作品、沉浸式音乐剧作品《福兴布庄》、沉浸式声音交互作品《梧桐影韵》等;上海歌舞团打造了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打造了话剧《浪潮》《觉醒年代》《英雄儿女》《千里江山图》等,为红色主题IP赋予新的生命力。

  

    近年来,中共四大纪念馆通过“用数字展览上好大思政课”“做好新时代互联网群众路线”“加强纪念馆青少年力量储备”“数字赋能红色文化教育”等在青少年红色文化教育方面探索经验。中共四大纪念馆党支部书记、馆长徐雪琛认为,创新表达首先要基于准确的史实。红色场馆,要给年轻人情绪价值。最后,还要找准落脚点,做到通俗易懂。

    本次研讨会由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中共一、二、四大场馆管理委员会主办。


原文链接:https://www.shanghai.gov.cn/nw15343/20241126/159275db9eaa4b86b547c0d7cad3673d.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社会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社会资讯网 shzxl.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49160号-29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联系电话:010-53386795 13366461258 010-56278284 13391776757 010-56232582  
监督电话:186108229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