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区创新探索绘就新画卷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明确了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改革方向和目标。2015年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授权国务院在全国范围内33个县(市、区)行政区进行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宅基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工作。
大兴区作为全国首批集建地入市改革试点区之一,在过去的十年中,严格遵循“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的原则,形成了“镇级统筹、区级调控”的创新性集建地入市“大兴模式”,推动了土地的集约高效利用,形成了城乡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在改革过程中,大兴区严守底线,高标准、稳步推进各项试点任务,截至目前,完成集建地交易65块,面积242.92公顷,总交易额526亿元,面积、交易额均居全国前列,共吸引59家企业落地大兴。集建地的改革为大兴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大兴的经验做法被自然资源部确定为“特大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典型案例”,为全市乃至全国的集建地入市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大兴区通过入市改革,实现了土地统筹规划、利益统筹分配、入市统筹推进,有效解决因发展权和收益权不均衡引发的“穷村越穷、富村越富”问题,建立集建地入市收益分享机制,实现土地增值收益在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合理分配。
从土地政策上看,大兴区用地性质灵活、开发模式多样,能够全力保障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大兴区创新推出了“5149”用地模式,即51%建设商业办公,49%配套职工公寓,满足企业自身的职住平衡需求,最大限度促进了“产城共建、职住均衡”。大兴区制定了入市改革方案及23个配套制度,完成了4个方面45项入市流程。通过入市交易,取得集体土地不动产登记证,实现了金融全过程参与,特别是打通了不动产登记证抵押融资的路径,实现了与国有土地的“同地同权”。
西红门镇是全区第一个参与改革试点的镇,通过组建镇级联营公司作为入市主体,按照民主决策程序,实行“一次授权、全权委托”,把土地使用权全权交给联营公司,提高了对入市地块的管理和运营效率。试点以来,西红门镇已出让9宗地,向国家缴纳土地增值收益调节金12.43亿元,集体资产积累增加约121.7亿元,农民分红2.2万元,实现土地增值收益在国家、集体和个人间分享比例的大体平衡,壮大了集体经济,增加了农民收入。
十年的改革探索,让“一块土地倍增了价值”。大兴区将聚焦“三座新城”,服务重点园区,围绕政策创新发力、服务保障发力,为高质量发展添秤。
原文链接:https://www.beijing.gov.cn/ywdt/gqrd/202411/t20241126_395031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天下众合/中解联合解债2020-10-12
- 司法反腐力度空前:昨天2020-07-15
- 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开展规2021-03-27
- 湖南出台深化整治形式主2020-05-12
- 重庆开设纪检监察干部培2020-05-12
- 法治宣传志愿服务进社区2020-05-13
- “鹿角巷”奶茶引发多起2020-05-13
- 居委会主任贪污,被判死2020-07-15
- 中国—阿联酋旅游合作论2020-07-17
- 丁薛祥出席第五届世界生2025-09-23
- 张军出席第十三届亚太地2025-09-23
- 广州鱼珠隧道首节沉管顺2025-09-22
- 阳泉市市场监管综合行政2025-09-22
- 探访第十五届智慧城市与2025-09-22
- 新技术有望显著降低手性2025-09-22
- 新华全媒+丨服贸会上的2025-09-22
- 新华社权威速览·非凡“2025-09-22
- 善治舆情是硬功夫2025-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