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共赢!保定3年转化农业项目104个
“果实采收之后,果树大量的营养消耗了,所以这个时候,要及时给它补充营养……”入冬后,河北农业大学教授许建锋早早就来到曲阳县鑫丰梨园进行技术指导。2023年,许建锋成为保定曲阳梨产业科技特派团团长,根据当地果农不同需求,在不同季节分别指导果农花果管理、整形修剪、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各类专业技术,用科技赋能当地龙头企业做优做强,帮助果农增产增收。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领下,保定市建立产学研用利益联结机制、健全科技成果转化精准对接机制、强化优质服务供给,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不断为建设现代农业都市强市注入新动能。
全市以市场为导向,建立科研院所、农林院校、涉农企业等各利益相关者之间沟通有效、系统衔接、一体推进的利益联结机制。持续主动对接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河北农业大学等涉农高等院校,动态摸排涉农企业科技需求,全面建立并动态更新农业科技成果清单、科技需求清单。同时,采取“科技成果直通车”“科技成果路演”和科研院校专家进企业、企业代表进科研院校“双进”活动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增加校企交流和互动机会,畅通成果和需求发布渠道,提升企业与科研院校对接精准度。
目前,全市提炼出科技产品销售、技术成果转让、产品增值分红、转化收益分配、科技入股合作、有偿技术服务、联合申报项目等七种类型的利益联结模式。鼓励和引导企业积极与科研团队对接,探索企业出题、科研机构参与答题、科研人员联合开展科技攻关的合作共赢新模式。据不完全统计,自2022年以来,全市已转化农业项目104个。
发挥政府支持引导作用,做好统筹协调等服务工作。全市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支持和鼓励涉农企业与高校在申报农业科研项目、奖项、专利等方面的合作,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在企业落地生根。支持企业联合高校参加“揭榜挂帅”,争取更多财政资金支持,引导企业加大科研经费投入。积极协调、帮助校企双方解决在农业科研合作、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过程中的土地、资金、税收、人才等方面的关键堵点。
到目前,依托博士农场和农业创新驿站建设,全市柔性引进中国农大、中国农科院等全国涉农高等院校专家1200余人,实现高水平科技创新和高效率成果转化。从中国农大、中国科学院等9所高校和科研院所选派993名专家科技特派员,从农技部门选派1104名乡村振兴技术指导员下沉乡村一线开展服务,引进新品种50个,推广新技术100余项,解决技术难题1000余个,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原文链接:http://www.hebei.gov.cn/columns/62725381-642a-4327-9196-e1e0923e22bd/202411/22/241c3c98-49e5-4224-a747-a8e835a5399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天下众合/中解联合解债2020-10-12
- 司法反腐力度空前:昨天2020-07-15
- 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开展规2021-03-27
- 湖南出台深化整治形式主2020-05-12
- 重庆开设纪检监察干部培2020-05-12
- 法治宣传志愿服务进社区2020-05-13
- “鹿角巷”奶茶引发多起2020-05-13
- 居委会主任贪污,被判死2020-07-15
- 中国—阿联酋旅游合作论2020-07-17
- 中国—巴布亚新几内亚应2025-09-20
- 贺荣会见蒙古国法律与内2025-09-20
-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组织开2025-09-19
- 广西平陆运河兰海高速公2025-09-19
- 多源特征融合算法提升玉2025-09-19
- 2025年中国—东盟博2025-09-19
- 丁薛祥会见新加坡政府投2025-09-19
- 一抹“藏蓝”的暖心守护2025-09-19
- 兵团发挥异地商会作用扩2025-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