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农业” 赋能农业现代化
“果园的温度有点低,需要再调整一下。”11月5日,在二师农业科学研究所,工作人员正在分析农业大数据中心物联网数据平台传来的实时数据。在这块不大的屏幕上,不仅可以看到果园、智能温室大棚内的实时画面,还可以获得温度、湿度、风力、土壤墒情、病虫害和灾害预警等实时数据和信息。
目前,该平台处于试运行阶段,主要应用于二师农业科学研究所的果园、棉田、智慧温室和植物工厂。
11月12日,铁门关市佳沐园艺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子凡坐在办公室内,通过手机实时查看沙培实验园里的画面。作为二师农业科学研究所农业大数据中心物联网数据平台的应用企业,铁门关市佳沐园艺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在5座智能温室大棚内安装了传感器。智慧系统的应用让李子凡可以随时掌握大棚情况,做到科学管理、精细化作业,同时大大节约了人力和物力成本。
“以前种植大棚蜜梨树,人工浇灌既费时又费力。应用智能化设备后,我们由1个人管理1座大棚变为1个人管理5座大棚,只需要打开智慧农业平台应用软件中的智慧农业水肥一体化系统,再轻轻一点,就能远程为果树浇水、施肥,非常方便。”李子凡说。
前端无人,在于后端有“高人”。在二师农业科学研究所的智慧香梨园示范基地,农业大数据中心物联网数据平台正在实时监测梨树生长情况,根据虫情预报,及时调整施药方案。
“这些数字化‘配置’,通过智能管理云平台,实现设备系统协同交互作业和24小时连续标准作业。在这些设备和系统的加持下,香梨园平均亩产1.5吨,商品率在90%以上,节水节肥率在30%左右。”二师农业科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姚文英说。
近年来,二师铁门关市积极探索“互联网+农业”发展模式,全力支持二师农业科学研究所打造智慧农业平台,推动农业设施升级换代,为乡村全面振兴插上智慧翅膀。如今,一幅“数字化”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生动画卷正在二师铁门关市徐徐展开。
原文链接:http://www.xjbt.gov.cn/c/2024-11-14/8367419.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下一篇:沃野田畴展新姿
- 天下众合/中解联合解债2020-10-12
- 司法反腐力度空前:昨天2020-07-15
- 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开展规2021-03-27
- 湖南出台深化整治形式主2020-05-12
- 重庆开设纪检监察干部培2020-05-12
- 法治宣传志愿服务进社区2020-05-13
- “鹿角巷”奶茶引发多起2020-05-13
- 居委会主任贪污,被判死2020-07-15
- 中国—阿联酋旅游合作论2020-07-17
- 中国—巴布亚新几内亚应2025-09-20
- 贺荣会见蒙古国法律与内2025-09-20
-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组织开2025-09-19
- 广西平陆运河兰海高速公2025-09-19
- 多源特征融合算法提升玉2025-09-19
- 2025年中国—东盟博2025-09-19
- 丁薛祥会见新加坡政府投2025-09-19
- 一抹“藏蓝”的暖心守护2025-09-19
- 兵团发挥异地商会作用扩2025-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