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8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产值已达3488.12亿元
从自治区财政厅获悉,截至今年三季度末,我区已创建草原肉羊产业集群、河套向日葵产业集群、大兴安岭大豆产业集群等8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其全产业链产值已达3488.12亿元,财政支持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效果明显。
近年来,内蒙古强化项目实施、创新财政资金监管服务,以“一二三四”工作模式,为内蒙古高质量建设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保驾护航。
锚定“一个目标”——自治区农牧厅、财政厅以项目资金支付为重要抓手,通过日常调度、季度通报、平台监督、实地督导和资金动态调整等措施,在3个月内将全区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资金支付率整体提升近8个百分点,保障了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建设进度。
当好“两个角色”——自治区农牧厅、财政厅一方面压实地方建设主体责任,现场指导相关部门对照项目建设要求,保证项目建设效果;另一方面在中央财政资金支持的基础上,对已获批建设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的地区和项目,按照“补短板、强弱项、延链条”思路,以中央财政资金的10%予以奖补,资金重点用于农业产业融合项目建设。
建“三个制度”——自治区农牧厅、财政厅联合制定《2024年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工作推进方案》,完善了《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监测评价制度》,即将出台《内蒙古自治区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管理办法(试行)》。“三个制度”方案围绕主导产业发展、经营主体培育、科技创新支撑等八大类内容设定40项绩效监测评价指标,以确保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建设全过程有章可循。
实现“四个突破”——内蒙古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重点在主导产业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产业融合发展、联农带农增收四个方面实现了新突破。创建产业集群过程中,截至今年9月末,我区新增各类相关新型经营主体2369个,带动产业链上农户持续增收,大豆大垄高台、水肥一体化、“一喷多促”等农业科技创新技术得到推广应用,多数产业集群已形成产业布局区域化、农畜产品绿色化、生产加工集约化、品牌营销一体化的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
原文链接:https://www.nmg.gov.cn/zwyw/jrgz/202411/t20241111_260475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天下众合/中解联合解债2020-10-12
- 司法反腐力度空前:昨天2020-07-15
- 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开展规2021-03-27
- 湖南出台深化整治形式主2020-05-12
- 重庆开设纪检监察干部培2020-05-12
- 法治宣传志愿服务进社区2020-05-13
- “鹿角巷”奶茶引发多起2020-05-13
- 居委会主任贪污,被判死2020-07-15
- 中国—阿联酋旅游合作论2020-07-17
- 李强出席全球发展倡议高2025-09-25
- 衡南县政府梦东方项目非2025-09-24
-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组织开2025-09-24
- 赵乐际会见美国国会众议2025-09-24
- 李强赴纽约出席第80届2025-09-24
- 丁薛祥出席第五届世界生2025-09-23
- 张军出席第十三届亚太地2025-09-23
- 广州鱼珠隧道首节沉管顺2025-09-22
- 阳泉市市场监管综合行政2025-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