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读中国之中原行丨城市中心穿越3600年
11月3日,“世界古典学大会·走读中国之中原行”活动在郑州启动。来自13个国家的40多位外籍古典学专家学者,走进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记者 邓放 摄
3600年前的世界距离我们有多远?在郑州,在城市中心便抬头可见。
11月3日,当来自五大洲13个国家的40余位外籍古典学专家来到郑州商城东城垣遗址,立刻被古代城市遗址与现代城市中心重叠的景象所吸引。繁华闹市中,保存完整的商代早期城墙巍然矗立,城墙上的筑造遗迹不仅有商代的,还有战国、汉、唐、宋金、明清以及近代各个时期的,使其成为郑州古城数千年城址不移、人脉不断、文脉不衰最忠实的见证者。
“世界古典学大会·走读中国之中原行”活动郑州站的行程,始终围绕着这座城墙。在郑州商城东城垣遗址博物馆,大家仔细聆听商汤在郑州建立亳都的故事,通过在城墙墙面上的光影画面了解城市千年变迁。不远处的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则以更加丰富多样的文物和先进的多媒体展陈技术,让嘉宾们全景式感受商代早期王都的风采。遗址宏大的城市规模和气势,以及内外城池和宫殿区的整体形制奠定了中国城市发展的基础,堪称“中国城市鼻祖”。
美国新泽西州立罗格斯大学教授陈光宇时隔20多年再次来到郑州,他说:“甲骨文是我学术研究的重要部分,因此我对河南有特殊感情。商都郑州,古今同城,世界罕见,值得每一位郑州人骄傲。如今的郑州日新月异,我想这份深厚的历史积淀正是城市发展的不竭动力。”
意大利威尼斯福斯卡利大学副教授多丽特·雷恩斯表示,自己作为一名历史学家,被中华文明体现出的延续性所折服。她说:“城市在一段时间后被废弃是历史的常态,因此郑州商城的发现和保护意义非凡。在这里,人们对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重视、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的引入令人印象深刻。”
参观完博物馆,嘉宾们沿着木制栈道登上城墙。一路上,在此游玩的市民不时向这些外国面孔致以微笑,热情地打起招呼。远处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川流不息的车辆,繁荣的城市中心面貌清晰可见;眼前是绿草如茵、游人如织的考古遗址公园,人们在此或闲聊休憩或畅快运动,享受午后时光。这一刻,历史与当下融合得如此恰如其分。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玛丽·伊芙琳·塔克不禁感慨:“这些曾经环绕着古代城市的坚固城墙,为我们提供了独一无二的历史视角,见证了古代与现代之间的动态交互。诸如商代青铜器等古老的文物,在历史的宏大背景下被重新赋予了生命与意义。这教会我们,现代性在缺乏历史基础的情况下是没有意义的。”
而让众多古典学专家欣慰和惊叹的是,历经3600年风雨沧桑,这座城市依然风华“郑”茂。(记者 沈剑奇 童林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周金淼)
原文链接:https://www.henan.gov.cn/2024/11-04/308135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天下众合/中解联合解债2020-10-12
- 司法反腐力度空前:昨天2020-07-15
- 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开展规2021-03-27
- 湖南出台深化整治形式主2020-05-12
- 重庆开设纪检监察干部培2020-05-12
- 法治宣传志愿服务进社区2020-05-13
- “鹿角巷”奶茶引发多起2020-05-13
- 居委会主任贪污,被判死2020-07-15
- 中国—阿联酋旅游合作论2020-07-17
- 麦乐多乡村振兴板块圣桃2025-09-26
- 专访深圳市马歇尔健康产2025-09-26
- 致中共河北省委倪岳峰书2025-09-26
-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与省科2025-09-26
- 李强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古2025-09-26
- 东风派出所进行常态化辖2025-09-26
- 李强同美国友好团体座谈2025-09-26
- 车由贸易拓新局·摩旅文2025-09-25
-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召开民2025-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