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中小企业走向“专精特新”
10月18日下午,在北京证券交易所承办的一场平行论坛上,各方嘉宾围绕新质生产力、中小企业发展、资本市场等关键词展开交流,为资本市场支持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更好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言献策。
“今年A股新上市企业中,近七成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局长梁志峰说,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证监会开展“一月一链”投融资对接活动、高质量建设区域性市场“专精特新”专板,持续畅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走向资本市场的渠道。他透露,将推出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评价指数,并探索在金融领域应用实施,通过精准“画像”实现精准融资。
专精特新企业是中小企业的“领头羊”,在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代表。证监会公众公司监管司副司长商庆军表示,将持续把好“入口关”,研究推动将北交所创新性评价体系化、制度化,通过设置定量标准、明确创新类型及负面情形等方式,进一步明确市场预期,支持更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利于延链补链强链、聚焦科技创新的优质企业发行上市。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北交所董事长周贵华认为,北交所致力于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在支持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方面具有独特功能。展望未来,他表示,将进一步强化制度的适应性、创新的包容性、服务的精准性、政策的协同性,以更大力度支持科技创新。
多位境外交易所、证券公司代表及知名金融机构国际业务负责人在论坛现场分享境外资本市场在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培育新兴产业方面的经验。
“近年来,科技型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日本IPO市场的主力军。”大和证券(中国)总经理耿欣表示,在二级市场方面,日本政府采取持续引入增量资金、鼓励并购重组、改善公司治理等长期举措。
“新交所设立了灵活的制度助力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新加坡交易所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魏浩宇表示,在上市板块的设置上,新交所设置了主板和凯利板,这种分层设计,为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寻求资本市场的支持提供相应的平台。
机构投资者代表、金长川资本董事长刘平安建议,上市公司要充分认识到上市是公司发展的起点。企业上市后如何高效整合金融资源与产业资源,是每家北交所上市公司需要思考并快速解决的问题。(孙杰)
原文链接:https://www.beijing.gov.cn/ywdt/gzdt/202410/t20241020_392379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天下众合/中解联合解债2020-10-12
- 司法反腐力度空前:昨天2020-07-15
- 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开展规2021-03-27
- 湖南出台深化整治形式主2020-05-12
- 重庆开设纪检监察干部培2020-05-12
- 法治宣传志愿服务进社区2020-05-13
- “鹿角巷”奶茶引发多起2020-05-13
- 居委会主任贪污,被判死2020-07-15
- 中国—阿联酋旅游合作论2020-07-17
- 丁薛祥出席第五届世界生2025-09-23
- 张军出席第十三届亚太地2025-09-23
- 广州鱼珠隧道首节沉管顺2025-09-22
- 阳泉市市场监管综合行政2025-09-22
- 探访第十五届智慧城市与2025-09-22
- 新技术有望显著降低手性2025-09-22
- 新华全媒+丨服贸会上的2025-09-22
- 新华社权威速览·非凡“2025-09-22
- 善治舆情是硬功夫2025-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