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东海龟保护区首次发现厦门文昌鱼 系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9月25日,省生态环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据会议消息,近期广东在开展海湾精细化调查时,首次在惠东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域发现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厦门文昌鱼。
为摸清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家底,掌握海洋生态环境变化规律,生态环境部从2023年起启动第三次海洋污染基线调查工作,海湾精细化调查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沿海地方组织开展。
省生态环境厅海洋生态环境处副处长郑淑颖介绍,本次在全省59个海湾共开展6大类19项1400多个点位调查任务,综合运用船基采样、潜水调查、卫星遥感等技术手段,开展海水水质、海洋生物生态、滨海湿地、岸线保护情况、海水浴场和滨海旅游度假区、海洋垃圾调查,其中海洋生物生态包括保护区、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等重要区域,以及中华白海豚、海龟、文昌鱼、鲎及鸟类等重点生物物种。
本次调查的一大亮点是在惠东海龟保护区发现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厦门文昌鱼,并且平均密度达47尾/平方米。
以文昌鱼、中华白海豚、海龟等为代表的珍稀海洋生物是近岸海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和关键物种,具有重要的生态、科研和文化价值,对维持海洋生态系统健康与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曾在惠州考洲洋湾口外、大亚湾桑洲岛以东、大辣甲岛以西以及小星山岛西北等海域发现厦门文昌鱼,但此次在惠东海龟保护区发现,尚属首次。
文昌鱼是脊索动物门头索动物亚门幸存物种,是研究脊椎动物起源与进化极其珍贵的模式动物。文昌鱼喜欢栖于水清、流缓、疏松的沙质海底,环境要求苛刻,对环境质量有重要指示意义。受海洋污染和栖息地破坏等因素影响,文昌鱼的资源量逐渐下降,分布区域也变得越来越狭窄,已成为稀少物种。1988年,我国将文昌鱼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
“本次在海龟保护区首次调查发现厦门文昌鱼,充分体现了近年来我省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效显著,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郑淑颖表示。近年来,广东坚持陆海统筹,深入推进流域海域系统治理,划定海洋生态保护红线1.66万平方公里,全部纳入海域优先保护单元;聚焦美丽海湾建设主线,重点推进15个美丽海湾建设等,“十四五”以来全省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比例保持在90%左右。
原文链接:http://www.gd.gov.cn/gdywdt/dsdt/content/post_450109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天下众合/中解联合解债2020-10-12
- 司法反腐力度空前:昨天2020-07-15
- 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开展规2021-03-27
- 湖南出台深化整治形式主2020-05-12
- 重庆开设纪检监察干部培2020-05-12
- 法治宣传志愿服务进社区2020-05-13
- “鹿角巷”奶茶引发多起2020-05-13
- 居委会主任贪污,被判死2020-07-15
- 中国—阿联酋旅游合作论2020-07-17
- 丁薛祥出席第五届世界生2025-09-23
- 张军出席第十三届亚太地2025-09-23
- 广州鱼珠隧道首节沉管顺2025-09-22
- 阳泉市市场监管综合行政2025-09-22
- 探访第十五届智慧城市与2025-09-22
- 新技术有望显著降低手性2025-09-22
- 新华全媒+丨服贸会上的2025-09-22
- 新华社权威速览·非凡“2025-09-22
- 善治舆情是硬功夫2025-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