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社会资讯网!
当前所在:首页 >法制时评> 第七次南海深潜/远海鲸类科考航次顺利返航

第七次南海深潜/远海鲸类科考航次顺利返航

时间:2024-09-21 07:14:31 来源:海南省人民政府网 作者:佚名

  海南日报三亚9月19日电(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邱江华)9月18日,由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以下简称深海所)海洋哺乳动物与海洋生物声学研究室组织的“第七次南海深潜/远海鲸类科考航次”完成全部科考任务,顺利返回三亚。

  据悉,该航次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科技人才创新项目、深海所自主部署项目等支持,历时18天,航程3300多公里,考察区域主要集中在我国南海北部海域的大陆坡、海山及海槽水域。航次采用目视考察和被动声学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并辅以环境DNA收集等手段,在前六次科考航次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南海的鲸类物种多样性、种群现状和分布模式等进行了进一步研究调查。

  考察期间,科研人员共目击到深潜和远海鲸类动物37群次,其中深潜鲸类28群次。通过影像拍摄和动物发声记录,获取了大量鲸类图片、视频及音频资料,进一步证实了南海部分海域拥有丰富的鲸类物种多样性,有大量深潜和远海型鲸豚动物栖息生存于南海的深远海区。除此以外,本航次进一步积累了抹香鲸、弗氏海豚、短肢领航鲸等南海常见深潜鲸类物种的生态学、声学和行为学数据,更扩大了瓶鼻海豚、瓜头鲸和糙齿海豚等鲸类物种在南海的分布范围。本航次还新增了须鲸在南海的野外记录,获得确切的位置和栖息环境信息。

  相关资料记录表明,在南海出没过的鲸类动物多达30多种,该海域是我国鲸类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海区。然而,除历史上的捕鲸记录、部分搁浅鲸类信息以及少数近岸物种(如中华白海豚)的生态学调查外,针对南海鲸类的研究和保护工作在2019年以前还是一片空白。

  迄今,深海所已经组织了七次“南海深潜/远海鲸类科考航次”,逐步填补了国际上在南海鲸类认知方面的空白,并为我国下一步保护该海域以鲸类为代表的海洋珍稀濒危动物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在南海持续开展鲸类科考调查,科研人员可逐步掌握南海鲸类物种的组成、多样性和地理分布特征,继而面向鲸类相关的世界科技前沿问题深入探索南海鲸类的适应性演化、行为生态特征、生态功能、栖息地特征以及潜在威胁因子等科学问题,为将来在南海探索发展生态友好型的海洋产业,如赏鲸生态旅游业等提供科学依据。


原文链接:https://www.hainan.gov.cn/hainan/sxian/202409/19cfbda377cc4cc2b7e59ee0a7301c69.shtml?ddtab=true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社会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社会资讯网 shzxl.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49160号-29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联系电话:010-53386795 13366461258 010-56278284 13391776757 010-56232582  
监督电话:186108229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