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票货物顺利通关 北京中关村综合保税区正式运行
8月28日上午,一辆货车驶入北京中关村综合保税区(以下简称“中关村综保区”)的智能通道。随着智能系统迅速识别车辆信息,中关村综保区首票货物实现顺利通关入区,标志着全国首个以“研发创新”为特色的综合保税区正式运行。
“没想到通关仅用了几秒钟的时间,全程无阻断、不停车,非常便利快捷。”北京烯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陆伟俊表示。
中关村综保区位于海淀区温泉镇,西六环与北清路交会处东南侧,于2023年5月23日正式获国务院批复设立,是全国首个中央文件明确支持建立的以“研发创新”为特色的综合保税区,规划面积0.4平方公里,总建筑规模94.35万平方米。
“智慧”是中关村综保区的突出特色。与公众传统印象中的隔离围网不同,这一综保区的分界仅由一圈半人多高的绿篱隔开。大胆尝试的背后,是该综保区在全国率先探索的“信息化围网”。据悉,在传统综保区管理模式的基础上,依托先进技术和智能装备,中关村综保区构建了“电子围网+智能通道+电子围栏”和“综保区数智监管辅助平台”的“3+1”监管体系。
“我们以智能装备替代原有物理周界隔离设施和实体卡口,并搭建综保区智慧监管辅助平台,可实现精准化管理。”中关村海关关长陈平说,这一以嵌入式联网监管为核心、非必要无阻断的海关创新监管模式,将不断提升海关监管效能和通关便利化水平。
中关村综保区正式运行,意味着北京市已有3个综保区同时运行,各综保区充分发挥自身特色,根据产业定位,错位发展。
据了解,中关村综保区产业空间达66万平方米,90%空间用于科技研发。在产业功能方面,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综保区将以集成电路产业和医药健康产业为核心,人工智能产业和科技服务业为重点,拓展总部经济、跨境电商等N个保税服务业态。
北京海关副关长、党委委员冯斌表示,中关村综保区正式运行后,海关将通过培育“保税+”新业态,让企业尽享保税、免税、退税等政策红利,并结合北京市产业资源优势和研发型综合保税区功能定位,强化区内外产业联动,让更多优质企业项目向综合保税区集聚,持续释放国家级开放平台带动效应。(袁璐)
原文链接:https://www.beijing.gov.cn/ywdt/gzdt/202408/t20240829_378426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天下众合/中解联合解债2020-10-12
- 司法反腐力度空前:昨天2020-07-15
- 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开展规2021-03-27
- 湖南出台深化整治形式主2020-05-12
- 重庆开设纪检监察干部培2020-05-12
- 法治宣传志愿服务进社区2020-05-13
- “鹿角巷”奶茶引发多起2020-05-13
- 居委会主任贪污,被判死2020-07-15
- 中国—阿联酋旅游合作论2020-07-17
- 李强赴莫斯科出席上海合2025-11-18
- 李强会见俄罗斯总理米舒2025-11-18
- 省民政厅组织召开民政领2025-11-17
- 自治区民政厅党组召开22025-11-17
- 贵州凤冈:农村殡葬改革2025-11-17
- 西藏自治区民政厅公告第2025-11-17
- 新建28个儿童之家,黔2025-11-17
- 沿河而生 玉兰花开 —2025-11-17
- 青海省民政厅部署启动困2025-1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