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监管让养老更安心
近年来,我国养老服务业在加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探索监管新路径对规范养老服务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前不久,民政部召开全国养老服务监管工作会议,提出在充分发挥传统监管方式优势的基础上,鼓励各地积极探索“互联网+监管”模式,探索新技术运用,为养老服务监管赋能。智慧监管,犹如“千里眼”“顺风耳”,使养老监管变得更阳光、高效和人性化,让老年人更安心、舒心地养老。
智慧服务,让养老监管更阳光。各地积极建设、推广应用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将养老机构的基本信息、服务内容、收费标准、监管记录等公开透明地展示,赋予了老年人及其家属更多的参与权;社会各界也可以通过平台对养老机构进行监督和评价,督促养老机构提升服务水平。同时,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等特性,为养老服务的诚信体系建设提供了可靠保障,有效遏制了虚假服务、数据造假等违规行为。比如,北京市推行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合同网签;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实行“一人一床一码”,关联机构信息、床位信息、老人信息、服务信息;辽宁省大连市金普新区为每个服务对象生成独特的入户二维码,全流程监管居家养老上门服务……这些举措把信息展现在阳光下,有利于更好地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
智慧服务,让养老监管更高效。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算法等技术手段,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实时归集老年人的健康状况、生活习惯、服务需求等多维度数据,为养老机构精准服务奠定基础。平台还可对养老机构的运营状况、服务质量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迅速识别潜在的问题和风险,在提升效率的同时,有效避免了以往人工监管可能存在的疏漏和延误。比如,上海市长宁区依托“数字民政”系统,可对每家养老机构存在的监管上的漏洞和隐患提前进行智能分析和预判,促进各机构提高日常管理运营质量;河南省孟州市通过“养老监管”手机APP和养老服务机构二维码云联网识别系统,精准开展消防安全日巡查和月检查工作。
智慧服务,让养老监管更人性化。物联网、智能传感器等的应用,能够实时监测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生活环境,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如老年人突发疾病、环境安全隐患等,系统能够迅速发出预警,将可能的危险降至最低。在健康监测预警与疏导干预方面,也有了新的解决方案。比如,重庆市綦江区智能监管体系链接了脑力人工智能技术,为医疗健康与心理健康监测提供支撑。该项技术可对人的大脑进行300次扫描,无需量表答题,6分钟就可识别出被测评人的心理状态,形成个人心理20项大数据,增强心理健康服务针对性。
目前,智慧监管在提升监管效率和服务质量的同时,也面临着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供需矛盾与信息不对称、技术应用适老化不足等方面问题。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完善数据安全制度,加强供需对接、促进信息共享,开展信息技术培训,健全有关法律法规,确保智慧监管工作取得实效。
养老服务智慧化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提出打造智慧健康养老新业态,强调养老服务信息化和智能化的重要性。让我们拥抱科技,用智慧和创新为养老事业注入新的活力,助力亿万老年人享有幸福美满的晚年!
原文链接:http://smzt.gd.gov.cn/mzzx/qgmz/content/post_448479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天下众合/中解联合解债2020-10-12
- 司法反腐力度空前:昨天2020-07-15
- 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开展规2021-03-27
- 湖南出台深化整治形式主2020-05-12
- 重庆开设纪检监察干部培2020-05-12
- 法治宣传志愿服务进社区2020-05-13
- “鹿角巷”奶茶引发多起2020-05-13
- 居委会主任贪污,被判死2020-07-15
- 中国—阿联酋旅游合作论2020-07-17
- 东风派出所深入幼儿园开2025-09-25
- 吉林省白山市江源区 -2025-09-25
- 李强出席全球发展倡议高2025-09-25
- 衡南县政府梦东方项目非2025-09-24
-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组织开2025-09-24
- 赵乐际会见美国国会众议2025-09-24
- 李强赴纽约出席第80届2025-09-24
- 丁薛祥出席第五届世界生2025-09-23
- 张军出席第十三届亚太地2025-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