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市:创新“慈善+”模式精准助力乡村振兴
为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铜陵市民政局积极联动政社企多方力量,链接各方资源,采取“慈善+”的服务方式送技术下乡、送文化到村、送资金入户,协助农民增产增收,推动农村生计发展,精准助力乡村振兴。
一是“慈善+农技”。鼓励社会组织发挥行业技术和信息资源优势,服务产业助农推进建立“一对一”或“多对一”长效帮扶机制。委托市慈善总会联合市农学会等,先后赴枞阳县、郊区7个乡村,通过“群众定制服务”“田间智慧课堂”“农技共享课堂”等举措,开展“送种子 送技术”“小鸡、小鸭快跑!”“禽苗送给脱贫户”等养殖、种植专业技术培训30余次,帮助农户增加农产品收入20余万元,惠及困难家庭200余户。
二是“慈善+农产”。开展由“输血”式向“造血”式帮扶模式的转变,通过广泛宣传发动,引导市内6家爱心企业,帮扶枞阳县横埠镇黄山村华客玫瑰园54万元,共培养了种植养殖大户16户,帮助260名困难群众增收78万元,资助60万元实施农村“羊圈”工程,改善农村养殖业基础设施建设,帮助发展村级产业,全力守护困难群众美好生活。
三是“慈善+农旅”。推进慈善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推进传统慈善转型升级,广泛发动慈善组织和志愿者,利用采摘园、农家乐、民宿、风景区等农旅资源,开展果树认养、公益直播带货、红色教育、亲子研学等活动,助推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积极搭建社会组织建言献策平台,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协会提出开辟专用旅游车线路,旅游品牌发展、服务能力升级等意见,助推犁桥水镇、梦思康百合庄园等旅游资源进一步开发利用。
四是“慈善+乡村文化”。市民政局联合市教体局,筛选全市12所农村小学、300个班级,定向捐赠《爱国科学家》《小英雄雨来》等红色教育图书3000册,传承红色文化。联合在铜高校开展“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先后到枞阳县、郊区留守儿童较多的农村小学,赠送《慈善读本》2000册、课外书600本、运动服500件和各类文具用品,并开展慈善公开课20场,推动慈善文化资源深入农村,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原文链接:http://mz.ah.gov.cn/xwzx/sxdt/12241947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天下众合/中解联合解债2020-10-12
- 司法反腐力度空前:昨天2020-07-15
- 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开展规2021-03-27
- 湖南出台深化整治形式主2020-05-12
- 重庆开设纪检监察干部培2020-05-12
- 法治宣传志愿服务进社区2020-05-13
- “鹿角巷”奶茶引发多起2020-05-13
- 居委会主任贪污,被判死2020-07-15
- 中国—阿联酋旅游合作论2020-07-17
- 丁薛祥出席第五届世界生2025-09-23
- 张军出席第十三届亚太地2025-09-23
- 广州鱼珠隧道首节沉管顺2025-09-22
- 阳泉市市场监管综合行政2025-09-22
- 探访第十五届智慧城市与2025-09-22
- 新技术有望显著降低手性2025-09-22
- 新华全媒+丨服贸会上的2025-09-22
- 新华社权威速览·非凡“2025-09-22
- 善治舆情是硬功夫2025-09-22